三山经开区市场监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
2024年,三山经开区市场监管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市场监管职责,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1.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开设“个转企”业务专窗,新设立各类企业主体1050户,办理“个转企”17户,免费代办442件,全区各类经营主体达到19522户,同比增长5.7%;实现经营主体“无感迁移”,办理迁移登记“智能审批”297件;1235户个体工商户通过“一屏注销”完成注销,制定了《三山经济开发区开展个体工商户强制注销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试点个体工商户强制注销工作;建立食品经营“证前指导”机制,帮助13户市场主体实现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无缝衔接”;推进“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试点,受理事项22件。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及保护取得成效,兑现知识产权奖补政策总额634.0187万元,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共计27930万元,以三山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印发《三山经济开发区知识产权助推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激发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活力;完成40余户企业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工作;发现地理标志侵权涉刑事案件线索1件,办理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裁决案件2件;开展了维权援助8起,率先办理了皖芜知维字﹝2024﹞第01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案,后续办理了皖芜知维字﹝2024﹞第07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案和皖芜知维字﹝2024﹞第08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案;在全市率先落地县区级专利导航服务项目,并形成新能源储能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
——信用监管持续推进,制定《三山经济开发区2024年度部门联合“一业一查”工作计划》,发起联合抽查工作59项,涉及企业256家次,信用等级运用率100%,联合抽查率100%;设立信用修复“驿站”、信用修复“窗口”6个,帮扶46户经营主体实施信用修复,对120余户经营主体进行风险警示提醒;市场监管局在开发区党工委会议解读《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审查5件公平竞争相关文件。
——强化案件查办,共查办案件165件,其中食品类案件105件、药品类2件,化妆品类12件、广告类案件6件、商标侵权4件、产品质量类7件、特种设备15件,案值15.7365万元,罚没款18.7933万元。
2.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提升群众诉求满意度。处理群众诉求努力提高满意率,受理投诉举报2737件(12315平台1814件,12345平台923件),其中食品类投诉举报1348件,由投诉举报转化为案件共计26件,完成远程视频消费调解6件;申报完成151户线下无理由退货商家、3家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店、建立6家放心消费维权服务站。
3.培育三山经开区优势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认定2024年安徽省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家、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4家、A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家;培育2家企业开展“芜湖智造”认证工作;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案例获评2024年芜湖市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典型案例和首届芜湖市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龙湖新城社区获评芜湖市首批诚信计量示范社区;开展现代农机行业质量强链提升行动,实施质量巡诊工作3次,服务企业5家;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站服务企业30家,为企业节约费用365万元,带动就业400余人次。
4.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理论学习,将党纪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结合“三会一课”组织党员生活,组织全局干部积极参与“芜湖共读”学习;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重创新做法、工作成效正面宣传;完善5个“小个专”指导站建设,选派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健全“小个专”党建网格;签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书》,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认真开展警示教育。
二、严守“三品一特”安全底线
1.落实“党政同责”。开发区党工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报告,并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不断深化“食安守护”“制止餐饮浪费”“两超一非”、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校园食品安全排查、“特供酒”清源打链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排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894家次,覆盖率93.49%,问题处置率100%;落实药安乡村2024、药械网售监管、染发类化妆品等专项治理,共检查主体319家次,风险点9个,已销号9个;开展食品抽检320组,食用农产品230组,不合格产品15组;快速检测各类食用农产品29501批次,合格率98.59%;上报药品不良反应227例,其中新的严重131例,化妆品46例,医疗器械87例,打造样板学校食堂1家,建设食品生产监管实训中心1家,培育食安名坊2家,获得省局验收1家;组织开展“你点我检”活动4次75批次。执法大队队员陈宇同志参加了2024年全国食品生产监管能力大比武活动。
2.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召开特种设备安全专门委员会,向成员单位通报安全隐患,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具体工作;深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顺利完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的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和安全员考试试点工作,10家试点企业均考核合格;持续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排查并整改一般隐患320个,重大隐患6个,下达监察指令书60份,立案15件。
3.关注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燃气器具、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消防产品、儿童学生用品、电子门锁等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排查并整改隐患32个,立案5件,完成抽检不合格后处理整改工作4件;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检查电子计价秤800余台次,查处不合格电子秤2台。
三、2025年工作打算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企业注销一件事”、“餐饮店、超市一件事”、“开办药店一件事”等改革;持续探索个体户强制注销及“证前指导”创新举措,为经营主体提供高质量服务;实施知识产权质押“入园惠企”行动,力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突破3亿元;加强国家、省、市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的培育申报,加强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力争全年净增有效高价值发明专利30件。
2.做好“三品一特”安全监管工作,强化小作坊、食品生产企业风险排查、监督检查、下沉检查;开展“千企万坊”帮扶行动,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工作;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 模式,借助食品监管大数据平台监管餐饮服务企业;争取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不少于2个小餐饮集中经营区,建成不少于1个“食安安徽”食品安全(餐饮服务)街区;推动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两个责任,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两个责任的贯彻实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电梯安全“三合一”检查和高风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监督检查。
3.畅通投诉举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力争投诉举报办结率达到100%,消费者满意度提升至60%以上;持续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重点打击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价格欺诈、侵权假冒、销售不合格食品、药品等违法行为;完善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一年开展联合行动不少4次,形成监管合力。
4.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现代农机行业质量强链提升行动。提升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效能,开展不少于4次质量帮扶活动,建成1个重点产业链质量提升培训基地。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推进质量品牌提升,打造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等企业孵化池,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品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