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有“温度” 幸福生活添“甜度”
“村里的文化室真是个好地方!这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书,还能听到很多精彩的宣讲。每次来都能学到新东西,而且文化室的环境很舒适,大家坐在一起看书、听宣讲,有时还能互相交流心得,现在我有空就会来这儿,感觉自己越来越充实了。”村民钱大叔兴奋的说。近年来,保定街道老垅村立足群众需求,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多管齐下,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文化服务,切实提升村民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

图为江坝小区文化长廊
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文化阵地。走进老垅村文化活动中心,书架上的书籍分类码放、书桌上的笔墨纸砚整齐摆放着、墙壁上挂满了村民自己创作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遒劲书法,笔锋刚健有力,力透纸背,尽显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富有童真的儿童绘画,色彩斑斓绚丽,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每一幅作品都饱含了村民的独特情感与巧思。“以前村里没有专门的文化场所,想聚在一起交流都没地方。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活动中心,大家的文化生活丰富多了。”张大爷感慨地说。
为全方位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老垅村深挖潜力,将闲置房屋、空地等“沉睡”资源充分盘活,大力建设文化阵地。江坝小区的健身广场上安装了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有太空漫步机、仰卧起坐器、单双杠等,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器材锻炼身体;农家书屋的书架上摆满了农业技术、文学艺术、科普知识等各类书籍,为村民提供了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的平台;文化长廊上的精彩图绘展现了独属于老垅村的渔文化,从古老的捕鱼工具到热闹的丰收场景,从独特的渔家习俗到传承已久的渔家号子,生动展现着老垅村与渔业相伴相生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脉络,成为村民们铭记乡愁、传承文化的精神家园。
图为“春联送福”文化活动现场
多彩文化活动,绘就美好生活。在老垅村大院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正在精彩上演。村民们自编自演的移风易俗快板书,赢得了村民们阵阵掌声和欢呼声。“这些节目都是我们自己排练的,能在大家面前展示,心里特别高兴。”参与演出的章大哥笑着说。老垅村依托老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将优质文化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在春节来临之际,老垅村邀请书法专家季老师和缪老师开展“春联送福”活动,在浓浓的墨香中把年味和新春祝福送给辖区村民;在“彩球闹元宵 欢喜共团圆”活动现场,村民们在气球“砰砰”爆炸声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此外老垅村还积极同上级部门协调开展“送戏下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惠民演出,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今年来,老垅村共计开展文化活动10余场,受益人数达160余人。
图为象棋比赛文化活动
加强文化传承,厚植文化底蕴。“吃你一车,哈哈哈哈”老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传来小棋手杨同学的阵阵笑声,只见象棋桌上,小棋手和青年志愿者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精准的预判力,各显其能、斗智斗勇,在小小的棋牌桌上时而排兵布阵、步步为营,时而险中求胜、会心一笑,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对决。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垅村积极培育文化传承“微环境”。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全民阅读、象棋比赛、剪纸等文化活动,丰富辖区群众的闲暇生活,活跃居村文化氛围。此外,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更是精心策划一系列文化活动,如清明祭祀、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赏月晚会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让传统文化在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增强了村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下一步,老垅村将继续立足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丰富文化服务内涵,让文化成为凝聚民心、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老垅村汪奉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