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街道天桥村:精耕细作基层治理,解锁民生幸福密码
近年来,天桥村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耕细作,通过深化阵地建设、优化议事机制及细化志愿服务,持续推动“零距离”服务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解锁民生幸福密码,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深化阵地建设,延伸党群服务半径。以“党建+网格”为抓手,精心搭建“村党委—网格党支部——包片党小组”三级网格架构,通过党组织联片包干、党员联户服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格,推动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实现“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结合村民实际需求,推行大病医疗、银龄安康、城乡社保、生育补贴等多领域、多方位、多层次的帮办代办服务。网格员“面对面”向村民说明事项办理要求、所需材料、办理流程等基本信息,组织党员志愿者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打造“手把手”指导、“心贴心”服务的暖心模式,实现365天全天候服务不断档。
优化议事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通过“围桌议事”“现场议事”形式,建立家门口议事平台。对部分村民因外出务工等不能参与现场议事协商的,组建村民代表议事群,以便民化、多元化的议事平台赋予群众充足的“话语权”,小事党小组直接办、大事党支部商量办、难事村党委联合办。在困难救助、环境保护、耕地恢复、基础设施维护等方面联系执法职能部门、网格员等各方力量协同参与,多种形式与村民开展对话。近年来召开议事会30余场次,涉及居民小区的安全隐患、基础设施维修、环境整治等56件民生实事,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天桥村在协商议事中推动资源下沉,服务端口前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细化志愿服务,精准满足群众需求。运用“三会一课”引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变“治理对象”为“治理力量”,探索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协商议事+志愿服务”的“三位一体”治理模式。多维发力,深化“零距离”工程。支部网格将党员志愿者和村民骨干辐射到志愿服务的工作中,为困难群众、残疾人家庭、低保家庭等群体提供帮扶、送温暖等多项服务。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耐心为群众解读就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公租房补贴等惠民政策,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年均服务村民1500人次,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天桥村通过阵地建设、议事机制和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未来,天桥村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实践,不断优化网格架构和议事机制,解锁民生幸福密码,绘就更加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