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桥镇:民俗文化焕新彩 文明新风润心田
春风拂绿,油菜金黄。近日,“花漾三山”油菜花主题月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民俗马灯花田巡演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花田巡游:传承文化基因。响水涧村万亩油菜花田迎来龟山民俗文化马灯巡演首秀。来自龟山村的近百名马灯传承人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竹制马灯,在金色花海中列队行进。马灯表演方式是演绎古代兵家阵法艺术,是“傩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马灯以靛蓝、朱红绸缎装饰,灯身悬挂的铜铃随步伐叮咚作响,与远处浑厚的牛皮鼓声、激越的铙钹声遥相呼应,奏出一曲跨越时空的民间交响。马灯表演随鼓点节奏起伏摆动,清脆铜铃声与现场锣鼓声交织,以花田为纸、马灯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新篇章。此次油菜花主题月计划安排6场马灯巡演,向游客充分展示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活动现场照片)
薪火相传:厚植文化沃土。龟山马灯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历史悠久,是响水涧龟山村的传统民俗活动,历史悠久,深受村民喜爱,直至现今发展成为一种民间祈福、娱乐、文化交流的大型团体活动。如今,每逢春节等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活动,村委会统一组织人员进行排练表演。此次巡演中最小的表演者只有14岁,通过“老带新”“传帮带”机制,积极开展民俗传承工作,确保技艺“不断代”、文化“不失传”。为了做好马灯文化的传承推广,响水涧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动作为,开展马灯文化推广宣传,组织“马灯文化进校园”活动,以讲座、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家乡非遗文化,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助力民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图为活动现场)
文旅融合:绘就文明新卷。近年来,“民俗非遗+旅游”模式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响水涧村以3A级景区为载体,锚定“文旅+和美乡村”的发展定位,通过场景再造、业态重构,推动民俗文化从“静态展示”转向“活态传承”,让传统民俗成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文旅新体验。在实践路径上,响水涧村创新打造“节庆+日常”双轨运营模式:以“油菜花主题月”“端午龙舟文化节”等大型活动为载体,一方面将龟山马灯巡游、峨溪河龙舟竞渡等非遗项目植入旅游动线。游客既可沉浸式观赏马灯方阵演绎古战场的气势磅礴,也能参与龙舟彩绘、鼓手选拔等互动环节。另一方面,景区非遗工坊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届时游客可跟随传承人学习木榨制油、竹编马灯等传统技艺,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图为马灯活动现场)
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念,响水涧村用活态传承让非遗民俗“开口说话”,以文化滋养培育文明沃土,正探索出一条“文化塑魂、旅游赋能、产业富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这是“文化味”与“烟火气”的深度融合,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乡村大地结出的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