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经开区召开“行走的思政课”案例设计研讨会
11月29日下午,三山经开区教育文体局组织召开“行走的思政课”案例设计研讨会,全区各小学分管校长、思政教师代表,区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员、德育工作教研员、局德育办公室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局党委委员、教研室主任方世明主持。
会上,各小学依次展示了依托本校周边资源设计的“行走的思政课”案例,如保定中心小学依托渡江第一船纪念馆设计的“赓续红色血脉 厚植家国情怀”案例,峨桥中心小学围绕江南第一茶市、峨桥茶博馆设计的“探访茶博,寻根文化之旅”,浮山中心小学依托周边龟山村等设计的“美丽乡村采茶行”案例,官河小学依托周边的公检法机关和西湖公园(见义勇为主题公园)设计的“法治之路”案例等等。
在研讨交流中,区小学思政课教研员章如兴强调,行走的思政课要让学生在行走时有参与、有行动、有思考、有提升,案例设计要能体现思政元素,注重资源整合。区中学思政课教研员江安平指出,“行走的思政课” 要突出开放性、实践性和成长性,视域要新,切口要小,落地要实,达到 “行在路上,走进心里”。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教研员彭娟就案例设计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具体指导,并提出要加入交流总结和评价反馈环节,实现 “教学评” 一体化。局德育工作办公室主任汪静就各校案例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同时希望案例主题内容相近、载体相同的学校之间可以进行分工协作,共同设计开发,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方世明在总结讲话中,对各校阶段性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并从规范案例文本、分步探索实施、打造成熟案例、区级推广共享等方面,就全区 “行走的思政课”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通过 “行走的思政课”,学生们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能够走出教室,亲身感受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此次研讨会,必将为三山经开区的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